天才作家入狱后,她消失了

1993年,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诞生,轻轻一招手,便收获了无数笑声。

这之后,情景喜剧陪伴中国电视观众走过了20载岁月,用笑料和包袱消解了无数忧伤与无奈。

从前讲起它,人们总是笑的,因为喜剧本来就是快乐的; 如今想起它,众人徒留一声叹息和无限遗憾。

是什么改变了它?

是什么“杀掉”了它?

有关它的结局,只能如此吗?

01.宇宙起源

1987年,已经在国外学了3年戏剧的英达留学归来,成为了国内第一批“海归”。

当时国内影视行业正在迅猛发展,27岁的英达踌躇满志,本以为成名近在眼前,不想由于国内外戏剧体系相差较大,他寻寻觅觅许久,也没能在国内影视圈里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

晃晃悠悠地过了3年,英达经人推荐出演了电影《围城》,并凭此获得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一夜走红。人人都夸他有表演天赋,可只有熟悉他的人知道,他最大的梦想,其实是导演一部“专属于自己的作品”。

转眼到了1990年,英达受邀到国外拍戏,摄影棚隔壁恰好是《考斯比秀》的拍摄场地。

那时候每天收工后,他都会跑到旁边剧组做免费观众,“现场完全是一片欢笑的海洋”,他想:“这个东西太好玩了,我得把它带回中国。”

英达、宋丹丹旧照

不久后,英达结束拍摄任务回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好友王朔,告诉他:

自己现在想弄一个东西, 把观众和演员放在一块,这边拍,那边看,两面都不耽误,国外管这叫“Situation Comedy”,中文直译过来就是“情景喜剧”。

王朔一听觉得新鲜,饶有兴致地和英达讨论了好几天,越聊越觉得这东西能在未来搞出一个“大动静”。

光说不够,还是得抓紧时间付诸行动。为此,英达和王朔熬了几天大夜,终于弄出了几页构思大纲。

拿着这些手写的剧情策划,他们四处求人,到处拉投资,然而前前后后折腾了好几个月,走遍了北京城,也没找到那个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都说北京城里人精多,那怎么就没有一双慧眼识英雄呢?可能,是因为太精了。

奔波数日,一无所获,英达特郁闷。

王朔、英达

一次借酒消愁时,他忽然想起了在东北做生意的舅舅,他可穷得就剩下钱了!

没敢耽误,英达立马拉上王朔,直奔东北。路上俩人正说话,英达忽然问王朔:“咱这剧,叫什么名儿啊?”

王朔抽着烟,想了想:“叫《我爱我家》。”

英达觉得别扭:“一共四个字,两个字是一样的,就算叫这个,也该是《我爱我的家》。”

两人为此纠结半天,想想王朔此前起的名字《顽主》《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都挺个性,说不定这次也能成呢?

如此一来,英达妥协了。

不用等太久,英达就会感慨:能接纳别人的建议,并适时地委屈自己,实在是一项伟大的品质。

冯小刚、王朔、英达旧照

到了东北,英达找到了许久未见的舅舅,之后几天,他拉着王朔陪喝酒、陪滑雪、陪唠嗑,试图以周密的“三陪”计划,唤醒亲人的投资欲望。

可舅舅是靠养鱼发家的,对影视行业一窍不通。和他讲理想,他摇头晃脑,索然无味;跟他谈发展,他迷迷瞪瞪,云里雾里。直到英达告诉舅舅:

情景喜剧在国外非常流行,但在中国却无人知晓,所以不管结果成不成,咱都相当于开天辟地!

听了这话,舅舅双眼锃亮,大手一挥:“整!”

第二天,几百万投资款到账,英达和王朔马不停蹄地从东北回了北京。

这是1992年的初春,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悄悄冒头,一个伟大的时刻终于降临——衷心感谢远在东北、至今不知道姓名的老舅。老舅这把投资,整挺好。

英达与“贾圆圆”扮演者关凌合影

钱有了,接下来就该琢磨剧本了,可就在此时,原本答应要做编剧的王朔,突然失踪了。

1992年年初,由宋丹丹和谢园主演的《爱你没商量》播出,因为种种原因,电视剧口碑、收视率双双扑街。

这让作为编剧的王朔备受打击,万分沮丧中,他停掉了所有工作,独自跑到海南散心。

那时的海南天高地远,还没有像如今这般商业泛滥、人满为患、房价乱窜。从北京来的王朔,很舒坦。

王朔舒坦了,轮到英达急得上蹿下跳,日日打电话询问剧本的进度。王朔倒也干脆,直接告诉他:“我不干了,你去找梁左吧。”

梁左是谁?

北大中文系的高材生,经典相声《虎口遐想》的编剧,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的“黄金写手”,业内公认的“喜剧天才”。

姜昆谈起梁左时说:“在我不知道如何将相声继续下去时,是他救了我。”

梁左

英达和梁左是校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小说《人到中年》红遍全国,而这本书的作者便是梁左的母亲,谌容。

英达第一次看见梁左,是在北大的食堂里:

“那时大家都叫他‘《人到中年》的儿子’。有天在大饭厅里,我看见他站在队伍里排队打菜,穿着一窝里窝囊的棉袄,戴着一小眼镜,眼镜腿还有点毛病,拿橡皮膏粘上的。”

第一次见面,英达只觉得梁左“太普通了”,“扔在人堆里根本找不着”。

任谁也不会预料到,就是这样一个“有些拘谨,个别咬字上有点大舌头”的内向文人,会在日后改变整个中国电视行业的走向。

王朔与梁左合影

英达找上门时,梁左正坐在书房安安静静地写作。

听说有人邀请自己写情景喜剧,他默默地点上了一根烟,横躺在沙发上想了几分钟,然后缓缓开口道:

“可以,可以。我最近正需要一大笔钱。”

为了凑够送女儿出国留学的费用,梁左成为了《我爱我家》的编剧,而一同加入剧组的,还有弟弟梁天和妹妹梁欢。

这一年,英达32岁。

几经周折,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导演梦,“英式喜剧宇宙”初见雏形。

梁左、英达

02.“笑一笑吧,梁左”

为了加快写作进度,英达又叫来了弟弟英壮,三个人躲在西山的一个小招待所里,每日只是吃饭、睡觉、写剧本,“完全与世隔绝”。

开始时,英达想把《我爱我家》写成“大女儿与倒插门女婿外加小儿子”的故事。

可梁左倒觉得,故事得反着来,以大儿子与大儿媳为中心展开,这样戏剧冲突更明显,也容易抖包袱。

依照这个想法,梁左参照自家成员构成,写出了贾家六口三代人的故事。

《我爱我家》剧照

剧本写得差不多了,作为导演的英达开始四处搜罗演员。

那个时候,英达正在北京人艺当导演,妻子宋丹丹也是其中的在职演员,父母又都是文艺圈里有头有脸的人物。

所以没费太多力气,他便在剧组集齐了杨立新、李雪健、濮存昕、王志文、江珊、倪大红、葛优、蔡明等诸多大腕明星。

英达、王志文《我爱我家》花絮

虽然演出阵容已是“顶配”,可由于剧组经费有限,客串角色几乎都是“义务劳动”,而主角杨立新每集的片酬也只有300元。

《我爱我家》花絮

从左至右:濮存昕、梁天、何冰、蔡明

彼时,梁左和英壮是全剧组“最挣钱的人”,单集剧本的报酬是演员片酬的六、七倍。

在资本和流量尚未主导市场时,编剧是一部剧作的核心与灵魂,可以决定人物的形状、剧情的走向,甚至作品的生死。

一位优秀的编剧,理应具有与时代和人群共鸣的能力;而一部成功的作品,也会拥有承载多数人情绪,创造集体回忆的功能。

所以“悲剧”总是简单的,因为让人哭很容易;但“喜剧”总是艰难的,因为快乐太稀缺了。

《我爱我家》花絮

从左至右:王朔、英壮、英达、梁左

作为情景喜剧的“开山鼻祖”,《我爱我家》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因为它不仅收获了那个年代最多的笑声,还引导了一批人的审美与思考。

1993年,《我爱我家》正式播出,中国电视观众第一次看见“情景喜剧”,意料之中的,它掀起了全民热潮。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爆了。

此后,英达被推上了“中国情景喜剧教父”的高位,开局即是巅峰,他收获了很多,却也一直在失去。

宋丹丹、杨立新《我爱我家》剧照

在拍摄《我爱我家之心中的明星》时,英达受邀参演《霸王别姬》“戏园老板”一角。

在电影剧组,他看到了张国荣,并邀请他到自己的剧中客串一个角色。对方欣然接受,并约定了具体拍摄时间,可因为临时有事,张国荣回了香港,合作只能作罢。

这之后11年,张国荣于高楼纵身一跃,解脱了自己,也舍弃了年华。

离别太过突然,让人回不过神。日后每次回忆起那次错过的合作,英达都会说:“就差一点,真的就只差一点。”

要留的人不会走,要走的人留不住,人总是在告别后才发现,“再见”与“永别”其实并不遥远。

《我爱我家之心中的明星》剧照

《我爱我家》播出后,宋丹丹与英达的日子越来越忙碌,相聚的时间变少了,相爱的人也渐渐走散。

1997年,宋丹丹和英达宣布离婚,7年夫妻缘尽。

《我爱我家》花絮

从左至右:文兴宇、英达、宋丹丹

去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那天,宋丹丹无意在英达的手机上看到一条短信:“事情都办好了吗?什么时候回来?”

而发件人正是自己的好友、《我爱我家》的主创成员之一,梁欢。

从前一无所有,只有“我们”;后来应有尽有,只剩“你们”。

原来,世间最牛的编剧,是命运。

《我爱我家》工作照

从左至右:梁天、梁欢、英达、宋丹丹、梁左

《我爱我家》取得空前成功后,英达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正式开始构建“英氏喜剧宇宙”。

短短几年间,他与梁左及弟弟英壮创作了《候车大厅》《新72家房客》《中国餐馆》《闲人马大姐》等多部情景喜剧。

题材多变,内容丰富,但观众接受度与讨论热度始终没能超过《我爱我家》。

2000年,由蔡明主演、梁左编剧、英达等人导演的《闲人马大姐》开播。

在该剧拍摄期间,正值中国警察的服装从绿色改为黑色。得知消息后,英达立马派编剧赶往“新装试点”深圳借服饰,加班加点地写出了一集有关警察换装的故事。

在该集播出当天,恰逢全国警察更换衣服,观众戏称:《闲人马大姐》比天气预报还准确。

因为剧情紧跟时事、贴近生活,电视剧多次引起现象级讨论,巅峰时期收视率一度超过了《焦点访谈》。

蔡明《闲人马大姐》剧照

《闲人马大姐》的巨大成功将“英氏喜剧”再次推上高峰,中国情景喜等来了第二个春天。

一切又回到了最开始、最风华正茂的时候,可遗憾的是,曾经书写故事的人已然远去。

2001年5月19日凌晨,梁左因突发性心肌梗塞在北京家中去世,年仅44岁。

根据亲友回忆,梁左离开时很安详,脸上还带着笑容,他似乎将一切都释然了:

“一个人没了,说什么也是多余的,记着也好,忘记也好,都是活人看重,逝者已经远去,再见面大概也早忘了这一世的事。”

梁左

梁左去世后,王朔和梁天前往其住所整理遗物。房间不大,除了一张单人床、一张书桌之外,屋里最大的空间被书占据,就连墙也是用报纸糊的。

在保险柜里,王朔发现了一张高利贷欠条,“上面是一个想象不到的数目,大到他根本还不起”,他一度怀疑,就是这笔巨额欠款“逼死”了好友。

王朔、梁左

梁左生前最大的梦想,是出版一本小说集,可他用来写作的电脑,却被英达带回了公司。

为了完成好友的遗愿,王朔找到了英达,希望其能将梁左的遗作归还,可英达并没有答应,有传言称,二人那次的交谈很不愉快,到最后甚至破口大骂。

王朔与英达不欢而散,日后再无合作。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二人争吵过后,有关“英达放高利贷逼死梁左”的消息在互联网上不胫而走,有人怀疑,有人澄清,唯独当事人避而不谈。

如今22年过去了,提起往事,舆论依旧众说纷纭,偏偏真相深藏不露。

原来人走了,很多故事也会跟着消逝。

英达、梁左《我爱我家》工作照

大家最后一次“看见”梁左是在2013年,王朔亲自整理、主编的梁左作品集《笑忘书》中。根据之前的约定,王朔为书作序,在《那是一种永在》中他写:

他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留下了巨大的空白和缺口,有些是我们一生无法,也没机会弥补的。

对他的怀念将伴随我们的一生,直到我们去和他相见。我们相信他仍然以某种形式存在,正注视着我们,关爱着我们,那是一种永在。

笑一下吧,梁左,来世我们还做亲人、朋友,不管在哪里。

梁左

03.尚式喜剧

2000年《闲人马大姐》拍摄期间,副导演吕小品接到朋友的一通电话,对方跟他说,现在有这么一个人,名叫尚敬,这些年光琢磨写剧本,一直也没挣到钱。现在穷得就快揭不开锅了,能不能在剧组给他安排个角色,权当做慈善了。

吕小品觉得这事儿不难,第二天就把人叫到了剧组,给了他作家何蓉生的角色。

尚敬、蔡明《闲人马大姐》剧照

也是在这一年,一位远在上海的网络写手,在朋友俞白眉的建议下转行做了编剧。

小有名气后,他将自己的作品递给了偶像王朔,本以为能收获只言片语的鼓励和肯定,不想王朔只读了两句便丧失耐心:“这什么玩意儿?写得太差了。”

而这个年轻人,就是宁财神。

《武林外传》片头 编剧宁财神

梁左离开后,英氏情景喜剧好像也失去了“灵魂”。《东北一家人》之后,观众对于英氏喜剧逐渐产生审美疲劳。

人们已不满足在街坊邻居间的插科打诨中寻找乐趣,“创新”成了中国情景喜剧的首要任务。

2001年,已经写了好些年小品的尚敬,忽然感到心里发慌:未来不能只和小品打交道吧?

尚敬

当时他正在空军政治部话剧团做编导,看着已有的情景喜剧越来越雷同,他有了一种莫名的危机感。

为了丰富内容形式,尚敬向团领导提出要拍一部军旅题材的情景喜剧。

由于军人在影视剧中的形象一直是刚硬且严肃的,如若拍成喜剧,观众会不会认为太戏谑?

尚敬很忐忑,不想上级领导却很宽容,直言到:想拍就大胆拍,不犯错误就行。

2002年国庆,《炊事班的故事》系列情景喜剧开播,前后5年间,该剧共拍摄三部,讲述了空军场站基层连队6位年轻炊事兵的故事。

以此为起点,“尚氏喜剧”正式接棒“英氏喜剧”,中国情景喜剧的另一座高峰拔地而起。

《炊事班的故事》花絮照

第一排左起:小毛、尚敬、洪班长、老高(范明)

第二排左起:小张、小姚(姚晨)、大周、小姜、帅胡(沙溢)

请记住图中有些面孔,他们在下文还会出现

然而仅有尚敬是不够的。

2000年之后,中国情景喜剧迎来黄金时代,同类型作品不断产出,质量却参差不齐。

赛道越来越拥挤,《炊事班》系列之外,同时期为数不多实现“口碑、收视率双丰收”的作品,似乎只有《家有儿女》。

接到《家有儿女》的剧本时,宋丹丹正处于事业低谷期。尽管已经凭借春晚小品成为了人尽皆知的“白云大妈”,可她依旧不甘心只做一名小品演员。

与英达离婚后,宋丹丹也告别了情景喜剧,选择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话剧舞台。

然而转型并不成功,“喜剧演员”的标签太过耀眼,以至于观众已无法接受她的其他形象,“希望”与“绝望”同时降临在她的职业生涯。

因此最初面对《家有儿女》时,她是抗拒的。但由于导演林丛是自己多年的好友兼合作伙伴,她没有直接拒绝,而是答应先看一看剧本,不想这一看,就再也没停下。

宋丹丹《家有儿女》剧照

宋丹丹之后,饰演父亲夏东海的高亚麟加入剧组,而后导演又找到了12岁的张一山、杨紫和年仅8岁的尤浩然,分别饰演刘星、夏雪、夏雨。

“夏雨”尤浩然、“刘星”张一山、“夏雪”杨紫

这是2004年的春天——

张一山只是一个皮小孩,因为多动、不爱学习,还曾被母亲送到武术学校“练规矩”。

杨紫已经出演了几部影视作品,得到了不少夸奖和肯定,可“妈妈”宋丹丹却始终觉得,她并不适合演艺圈,“她学习挺好的,应该找个别的干”。

尤浩然年纪最小,但也出演了《大宅门》和央视公益广告。那段时间只要打开电视,大家都能看到他稚嫩的脸蛋,怯声怯气地喊:“妈妈,洗脚。”

尤浩然参演公益广告片段

记忆中的那一年,是平凡且快乐的,还未长大的孩子们不会知道,未来已开始改变。

《家有儿女》播出后,三名小演员迅速走红。循着命运铺设的轨道,他们考上了电影学院、当上了演员,从“童星”变成了“明星”。

走出“家”门,年幼的儿女各自长大,只是无论过了多久,再讲起他们,记忆中最深刻的仍是那句:

“我叫夏雪,我叫夏雨,我叫下冰雹。”

部队和家里的乐子都讲完了,接下来又要去哪儿寻开心呢?

宁财神以为,该轮到“江湖”了。

2004年前后,尚敬找到了宁财神,邀请他写一个情景喜剧的剧本。

闲聊时,宁财神讲起自己少年时尤其喜欢金庸的作品,还曾梦想要写一本武侠小说。

听了这话,尚敬眼前一亮——既然如此,那就抓紧时间让梦想变为现实吧!

于是乎《武林外传》诞生了。


《武林外传》剧照

决定启动《武林外传》拍摄任务时,国内情景喜剧市场已经走入“下坡路”。

这一年,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持续爆火,偶像经济迅猛崛起。“流量”与“资本”流入影视行业,质量之外,精明的生意人更多讨论的,是作品带来的商业价值。

“内容”为“流量”让步,情景喜剧陷入尴尬境地,尚敬费尽周折才筹来1000万元,而此时明星演员的单集片酬平均已到10万。

名人请不起,尚敬就只能求老熟人帮忙。

用最高2000元、最低600元的单集片酬标准,他请来了主演“佟掌柜”闫妮、“盗圣”沙溢、“邢捕头”范明、“吕秀才”喻恩泰、“李大嘴”姜超和“小郭”姚晨、“莫小贝”王莎莎,而后又四处“化缘”求各路好友,客串各种角色。

《武林外传》演员、导演大合影

有时候实在缺人,尚敬就只能让幕后工作人员顶上。

例如,扮演乞丐小米的演员,其实就是剧组的执行导演。

《武林外传》小米剧照

演员东拼西凑地找齐了,剧本又出现问题了。起先作为编剧的宁财神只写了40集,但因为急着还房贷,他一咬牙又写了40集。

80集,每集讲2件事,一共就是160个故事,太难了!

那段时间,宁财神每天下午才起床写剧本,渴了喝咖啡,饿了吃黄瓜,困了就抽根烟提神,直到熬晕了才允许自己睡一会儿。

回忆起那段日子,宁财神咬牙切齿地说:“我他妈再也不想写电视剧了!”

“白展堂”沙溢《武林外传》剧照

拍摄《武林外传》时,闫妮刚刚离婚,心情极度沮丧。时常上一秒还在哈哈大笑,下一秒就坐在角落里发呆。 一段不完满的婚姻让她满心愁闷:

“额错了,额真滴错了,额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嫁过来……”

“佟掌柜”闫妮《武林外传》剧照

姚晨也挺郁闷。

出演郭芙蓉时,她26岁,演了不少角色,却始终没能让观众记住。最初,宁财神并不同意她扮演小郭,“嘴太大了,太难看了”,还是在导演尚敬的坚持下,她才得以顺利进组。

和其他演员相比,初来乍到的姚晨演技不算优秀,肢体还有些生硬,尚敬看不过去,经常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姚晨觉得委屈,天天收工躲在宾馆哭,如此痛苦了一个月才渐入佳境。

“郭芙蓉”姚晨《武林外传》剧照

记得剧本写到第70集时,宁财神已经彻底崩溃。尚敬安慰他说:哥们儿挺住,这戏弄完了一定能大火!

后来果不其然。2006年《武林外传》在央视播出,开播第二天收视率便高达4.26%,最高时甚至超过了10%。

由于电视剧最后三集的播出时间,恰巧撞上那一年的春晚直播,有人便在网络上发起投票“除夕您选择看春晚还是《武林外传》大结局?”,最终结果显示,在参与投票的人中,有80%的观众选择看电视剧内容。

“佟掌柜”闫妮《武林外传》剧照

记得在《武林外传》的最后,剧组以“前八十回完”作为告别。往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关“后八十回”的传闻时有传出,但遗憾的是,从未成真。

离开了江湖:

原本“帅气的白大哥”早已发福,葵花点穴手俨然已是江湖绝学。

风情万种的佟掌柜拿下了许多“最佳女主角”奖杯,那句“额滴神啊”,她很久没有说过了。

从前被导演、编剧嫌弃的郭芙蓉,已成长为实力派演员,再提起当初闯荡江湖的自己,她坦言有些抗拒:

“我知道我们发生改变了,时光留下了很多痕迹,可我希望小郭永远不变。”

直到2014年,宁财神锒铛入狱,许多故事不得不仓促结尾,众人才恍然明白,消失的后八十回,再也不会出现了。

可堪回首?江湖已远,武林不再。

“嘿,兄弟,我们好久不见,你在哪里?”

Loaded24.82%Picture-in-PicturePlayCurrent Time 0:00/Duration 1:33FullscreenMute自动播放

《武林外传》片尾曲

04.归零

《武林外传》之后,中国情景喜剧逐渐“归零”。

2009年《爱情公寓》首播时,一片死寂的局面短暂地热闹过,但在抄袭风波过后,舆论对其的评价也从“好笑”变为“可笑”。

如今再提起这部昔日的“下饭神剧”,观众的心情总是复杂的。

喜欢它的人放不下情怀,将其视为“青春回忆”;讨厌它的人据理力争,笑称其为“爱抄公寓”。

双方喋喋不休,一晃许多年过去,回头再看,这竟然是情景喜剧在电视领域内,激起的最后一片水花。

互联网时代来临后,电视不再掌握行业主导权,资本流入市场,“流量”几乎成为一部作品成功的唯一标准。

情景喜剧的创作周期长,原创剧本撰写难度极高,对于演员演技也有较高的要求,相比如今流量明星出演的IP改编剧,情景喜剧显然出力不讨好。

《家有儿女》剧照

自媒体的不断发展让“全民娱乐”变为现实,每个人都能借助几秒的短视频成为“喜剧人”。

人们再也不需要通过动辄几十集、上百集的情景喜剧收获欢笑了。

《我爱我家》工作照

除此之外,不断收紧的审核制度,也大大限制了内容的发挥。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是:

在《武林外传》第九回“佟湘玉煞费良苦心,莫小贝梦游影视城”,以及第二十一回“寻短见老吴见魔女,赌怨气小郭教武功”中的“穿越”要素,在如今已在“禁播”名单。

《武林外传》中的“穿越”片段

编剧群体业务能力大幅下滑、优秀喜剧演员稀缺、出资方丧失投资热情等原因,其实都在将情景喜剧一步步推上“绝路”。

很多迹象都在表明:国产情景喜剧,已很难有未来。

从《我爱我家》到《武林外传》,中国情景喜剧走过了短促却又辉煌的20年,最终又不可避免地,承担了历史转向的代价。

它给予过时代很多的笑声,后来在岁月的碾压下,也成为“时代的眼泪”。

《我爱我家》全剧终合影

曾经的情景喜剧是一把锤子,带领人们将庄严的东西打碎,以轻松的视角面对残忍的真相,然后告诉你:

“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的。”

后来的情景喜剧被锤子打碎,有关它的痕迹依旧存在,只是不知为何,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拼凑出最初的样子。

是时代抛弃了它吗?好像不是,因为那些经典作品至今仍被反复欣赏与解读着。

那是它超越了时代,功成名就,提前选择退场了?

也不对,毕竟现在已经不允许穿越了。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 2025 dy.baby  E-Mail:[email protected]  

观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