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张艺谋的一场商业片“豪赌”,被《满江红》44亿票房救了!

73岁张艺谋的一场商业片“豪赌”,被《满江红》44亿票房救了!

已经过去的2023春节档,张艺谋又一次刷新了大众的认知。

《满江红》票房荣登榜首,已经突破44亿人民币,现已位居中国影史票房第八。

亦为张艺谋执导生涯最出色一章。

某瓣上有超过81万人评价,也引发了坊间无数热度和争议,话题多多。

电影之外,对岳飞生平的追究,对《满江红》诗词的源流考证,着实起到解构岳飞形象、解构英雄故事的效果。

所以也借着余热,再来谈谈这部“佳作”。



《满江红》全片都维持着一种冷峻的效果,数场打斗场面动作流丽,无论灯光、美术与镜头俱无懈可击。

你可以不看张艺谋,但国师的美学却是你不得不竖大拇指的!

著名导演谢飞是张艺谋的恩师,他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说过,张艺谋是电影学院几十年来的两个天才学生之一(还有一个是陈凯歌)。

在我看来,张艺谋的最大的天才是他善于“团结意识”。

从他《活着》以后的作品看,这种无意识把握现在已经变为对爱国团结的群体呼应。



张艺谋的天才首先在电影的视觉形式感,当然这有他的观念喜好在里头。

这次的《满江红》,他在铁灰的色彩基调上依旧营造了他偏爱的整齐划一、威严雄壮的士兵阵势。一个个小士兵,组成队伍大集结。为了爱国的意志,他们跟随将军的号令,展现万众一心的集体力量。

这阵势、这队伍,吼声震天、一往无前,必将轻松横扫千军、踏破万里关山。





曾经,在张艺谋担任摄影师的《大阅兵》(1986年,陈凯歌导演)中,我们看到这队伍,士兵们汇成集体的力量;《英雄》中,这队伍跟随着号令,用陕西方言大吼“大风、大风”;《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威武的士兵手持戈矛剑戟,护卫那个血腥上位的僭越之主。

这一次,这些铁甲士兵整齐肃穆,随号令传诵岳飞的诗词,那是几个小人物、大英雄精心设计、前赴后继、冒死搏命得来的。

这种形式感我们一点也不陌生。1934年,希特勒的御用女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拍摄了《意志的胜利》,动用了100多名摄影师;朝鲜有大型团体操《阿里郎》,整齐的阵仗、震耳欲聋的吼声令人印象深刻。气势和精彩肯定远远超过《满江红》,但这些若与张艺谋导演的奥运开幕仪式相比,却是难以望其项背。



再回到电影上来。

《满江红》表面谈一宗神秘凶案,继而众人得在有限时间下查出真凶;每个人都有其杀人动机,而众人为求生存都得不断互相利用、真正的身份与动机未到最后一刻都难揭晓。

一承《悬崖之上》的布局,电影以著名的词《满江红》为题,包装个尔虞我诈的故事。

而这一次张艺谋的野心更大,2个半小时都只在一个场景下发生。

张艺谋用上了接近舞台剧方式叙事,六个角色被困在同一个场景,每个决定、每次见面、每句说话,都能带动出不同剧情走向,直教剧情变幻莫测;小人物之间的互动、高层之间各怀鬼胎互有攻守,剧情扭来扭去,后半段更有连番始料不及的震撼弹,驾驭气氛之功架、对其布局的信心比《悬崖之上》更强。



《满江红》后半段有大量始料不及的扭转,高手在以剧情推进、主角的互动去带出幕后真相。一连串扭转没有一刻闪回或回忆,效果依然震撼迫人,直至最后五分钟还有惊人扭转,同样没有为扭而扭,成功把剧情推向终极高潮。

张艺谋曾携《卧虎藏龙》余威拍下了古装武侠片《英雄》,不单让他杀入奥斯卡,更随后拍了《十面埋伏》与《满城尽带黄金甲》,成功将中国电影的名声走向海外。

但多年后拍《影》却口碑平平。

都在以为他“江郎才尽”的时候,想不到《满江红》以贺岁片格局示人,再一次挑战古装题材,更成了比《流浪地球2》更具“现象级大片”格局的作品。



作为一部贺岁片,《满江红》虽则背景极为惨烈,宣传用上了喜剧包装,前半段倒真切合了贺岁片的风格。

纵为部悲情格局的电影,找来了沈腾主演,前半段不失小情小趣;在一部阴沉的电影中,竟带点几分热热闹闹的味道,而除了沈腾展现的笑料外,一众配角同样不乏幽默感,在重重杀机中不时为观众发放笑弹,不少场面也能得哄堂大笑。



《满江红》切合了“贺岁片”的需求后便慢慢入戏,也成就了一部上乘的古装“谍战”式电影。

观影时不期想到了他的前作《悬崖之上》,同是一群身份诡秘的角色各怀鬼胎、不择手段,虽则两片都是谈“爱国”情操,惊喜在《满江红》片名好像很“红”,背后的洗脑味却不强,倒是节奏极明快的烧脑电影。

《悬崖之上》谈一群抗日间谍的任务,也得横跨了不同场景与时空。

《满江红》的时间线就只限于一个时辰,而这班角色亦得困在同一地方,得在有限时间内找出真相,让剧情迫力递增。张艺谋采取了近乎舞台剧式格局,处处透过观众展现无处可逃的压迫感,偶尔的场景转换过渡自然,再次用上于《悬崖之上》精彩的高空俯瞰画面,让观众认清形势之余,也缔造出应有的美感。





《满江红》中,女性形象完美也很好的被展现出来。

瑶琴等女子形象在歌姬、风尘女子、爱国死士之间不断翻转、升华。

张艺谋在两个方面充分使用女性形象:一是营造性感观感以吸引观众;一是上床、下床、出生入死,以宣讲爱国情怀。

不管是士兵的集体列阵,还是半裸女子的视觉形象,都构成了张艺谋“杂耍蒙太奇”电影语言的重要力量符号和观赏符码。

《满江红》故事里,瑶琴很快出场,她惊慌而绝望,身上衣衫单薄,又被男性撕扯。

影片中瑶琴一出场,就点出片中浓烈艳俗的一笔。



虽然《满江红》的故事讲得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故事核其实很简单:几个岳家军的小士兵设计了一个多人牺牲的计划,终于接近了奸臣秦桧,逼迫他说出岳飞那首伟大的遗诗《满江红》。

表面看这就是一宗密室悬案,细查下去却发现不断局中有局、一众角色哪怕起初你误以为只是个无关痛痒的大配角,到最后原来都有其重要作用。

虽然角色众多、支线也更多,而每个角色的互动、不断的眼神与对白,往往又会掀出更多支节、更多阴谋;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角色,到了某个位置又会因为形势的逆转、矛盾的局面得以合作或割席。



张艺谋处理这个极复杂的剧本迎刃有余,解构纠结的角色关系有条不紊,戏味浓郁,即使只在一个场景拍足159分钟,拍来调度自如,毫无冷场,打从第一个镜头到最后一个镜头皆有层出不穷的扭转,对角色塑造、叙事调度之信心,展现出不住令人屏息的气氛。

在文戏推进与娱乐性之间平衡得宜,更达雅俗共赏,实为张艺谋执导小品、艺术、商业电影多年来,成功结合各元素、一回炉火纯青的上乘作品。



《满江红》剧本不同细节位连环紧扣,大量转折并没有为扭而扭,每每都能推动得剧情发展,更妙在故事“扭”了多回,都没有俗套地用上闪回或回忆之类的片段,全是透过剧情或对白的推进,让观众自行想像与拆解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局”。

何以这些角色又会突然结盟或成敌人,展现出密不透风的节奏。

妙笔处处的剧本,从前半段的轻喜剧到后半段极悲壮的效果。

一一透过角色们极端的处境去推进,数场迫供与挑战人性的戏份,拍来张力十足,每每以为角色们已经绝路,又能柳明花明又一村。



另外,张艺谋使用了一些侦探片类型的方法,加入摇滚风的豫剧音乐,还结合喜剧元素,着力使用小品演员,营造了一些语言幽默。

张艺谋打从《英雄》开始落力要转营作商业导演,即使远走好莱坞拍《长城》依然难以成功,《满江红》终于集合了他近20年的商业执导经验,成了其生涯最高票房之作品。





许多当代叙事文本讲究使用自我相关、互文、元叙事,这是凸显作品素质的重要手段。《满江红》把中国传统说书、戏曲的一些假定形式引入电影。岳云鹏演一个副总管,他为保命祭出御赐金牌,却没人搭理他,他故作惊讶:你们读过历史吗?见了金牌都要跪的!

在这里,“元叙事”的自我相关构成一种对故事本身的自我解构,是一种叙事上的打破第四堵墙。这手法中国古典戏剧、相声、评书中也常用,它有效地形成喜剧效果,例如《牡丹亭》是明代写的,戏里的故事发生在宋代:柳梦梅要挖杜丽娘的坟,石道姑却警告他,大明律规定,开棺见尸是要砍头的,你这个宋代书生没看过大明律,可不敢乱挖!



《满江红》故事中,台词明确说所有事发生在一个时辰。

有评论说这是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重合,编剧和导演是想学西部片经典《正午之星》吗?

但那部西部片经典是把时间的“死限”完美用在叙事里,片中正午12点的钟声是电影史上著名时刻、著名转折点,连那段剪辑都是经典段落。



90年代中期以后,张艺谋的许多电影作品在主题上明显地有“团结”意识形态,走向爱国主义题材。不言而喻,宏大的爱国题材电影也是这时影片商业化成功的秘诀。

《满江红》使用宏大叙事营造红色主旋律,彰显民族主义主题。

观众起先看到沈腾扮演的小士兵张大求活命的故事,后来才发现给我们讲的是一个小人物大英雄成大义、成大业的故事。而几个人前赴后继、拼死完成的大业是:岳飞的英雄遗言从淹没变成为传檄天下的号令,这号令的回响震动天地。而当宫女瑶琴与秦桧的护卫总管何立殊死搏击,瑶琴被刺到了动脉,此时张大嘴里一直喊的却是“瑶琴,杀”。

这个情节里,民族大义胜过了爱人之间的亲情。



其实《满江红》的内在价值观与张艺谋的前作《英雄》差不多。

无名是因为秦始皇的天下论而被感动,放弃刺杀,牺牲自己而成全始皇帝的皇图霸业。

而《满江红》里的一众死士,则是因为被岳飞的爱国精神感召而牺牲自己,他们纷纷慷慨赴死,只为了能让爱国英雄的宏伟遗言《满江红》传诸天下,而这是因为那首词洋溢了满满的爱国豪情。

张艺谋笔下的英雄,往往是为了一个宏大的理念奋不顾身。

或自觉追求,或无意识沉迷,许多电影艺术家对法西斯美学趋之若鹜,饮之如甘怡,它确实有魅力。





这是一种艺术喜好和精神气质,不一定与政治态度紧密相关。

在艺术史上,从谢尔盖·爱森斯坦的《十月》《战舰波将金号》,到莱妮·里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朝鲜大型团体操《阿里郎》,都可见到法西斯美学的惯用元素和内在观念。

而从《英雄》到《满江红》,我们在他的作品中也看到这种美学品质,同时也令它变得很“时髦”。



法西斯美学的美学品相是崇高、宏大式的;但是这种崇高感是建造在对伟大人物和宏大事业的崇拜和臣服之上。

张大等人被设计得带有崇高感:为了将爱国英雄的诗词传诵千古,不惜舍大义牺牲自己和战友们的生命。

法西斯美学故事往往有一种令人惊愕的英雄之气,如电影《流浪地球2》中,导演郭帆设计用核弹炸毁月球来拯救地球,这个设置在小说里没有。引导和孕育这种伟大构思的,必定是某种为了伟大任务不顾一切的豪情壮志。

《满江红》好在哪?首先它非常强调主题性——爱国。

前苏联的电影大师谢尔盖·爱森斯坦是电影用于宣传功能的始作俑者。


他明确说“杂耍蒙太奇的目的是要获得主题效果……只是为了肯定具有阶级功利作用的蒙太奇方法。”


不管是《金陵十三钗》还是《满江红》,“爱国”一词,是曲终奏雅的明确理念。

这种电影一定主题鲜明,为了民族的宏大事业,小人物都不怕死。



虽然《满江红》里用了一些元叙事的手法加以破格,但其历史叙述和主题必须是主旋律的、权威性的。

它是一种崇高美,是大调性的艺术品。

庄严的仪式、众多士兵的队伍、千万人的吼声震动寰宇。

法西斯美学特别需要抒情、易于走向抒情、其中往往洋溢着一种自我感动的意味。

它带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自魅”态度。



与之相配合,这种艺术品在视觉上也偏爱使用巨大的、众多的形象和构图。

在业界有个公认的看法是:张艺谋是一个执着的“巨物崇拜症”患者。

张艺谋认为多就是好,大就是美。

“大”到一定程度以后,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美感甚至正义感。

《满江红》这首词是大英雄岳飞的临终绝笔,事关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成千上万人齐刷刷的一起念出来。

宏大的场面一定能激起你的爱国心。



纵观张艺谋近10年来作品风格,都具有一种向上、升腾的、舒展的大调性。

这种大调性的美感来自一种厚重的文本和宏大的、权威性的历史叙事。

这种电影作品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它们都是非日常性的、洁净的、严肃而缺乏笑声的。

看看张艺谋的《英雄》等作品就可以发现,其中那些场景十分干净、规整,缺少香港武打片中常见的人头涌动的市井场面。

而其中的群众往往是整齐的士兵队伍,他们被帝王、权威驱使着流动、聚散。

《满江红》的故事也是发生在一个封闭的大院,这里除了士兵和高官没有闲杂人等。这个大院中,一切可控,什么秘密都没有,一切尽在那几个角色的掌握中。



而且张艺谋喜爱使用杂耍蒙太奇剪辑手法。“杂耍蒙太奇”本来只是一种纯形式的电影手法。当它与一种强力的、不容置疑的意识形态捆绑在一起,就成了法西斯美学的重要形式手段。

从爱森斯坦的那些初期宣传艺术作品到今天的宣传电影,这一类作品从镜头内部影像元素到其剪辑节奏和整体肌理都是铿锵的、整齐、有力的、指向明确的。

法西斯美学的作品电影以强力的、不容置疑的剪辑形成的气势和强力论断而著称。

见仁见智,《满江红》的热映折射了中国影视市场的一些文化心理和呐喊,也因此是一部值得细细品读的作品。

希望国师后续能接着带来好作品。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 2025 dy.baby  E-Mail:[email protected]  

观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