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三胎!刚爆红就退圈,彻底人间蒸发了?

今天,是有些唏嘘的吃瓜阿美。

这年代,还连生3个孩子的女明星,应该不多了吧?

无独有偶,上周所长才重温《蜗居》,这两天,就看到当年的女主角李念官宣三胎上了热搜。

她的大图是这样的,配文“我们的第三个孩子”,保养得还算年轻。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依然称呼她在《蜗居》里饰演的小三角色——海藻。

也难怪大家把“海藻”当成她,因为她整个演艺生涯,一直是吃着“海藻”的红利。

这个角色,让她喜提“小三”名号,让她差点被封杀,但也让她攀上高枝,过上阔太的生活。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蜗居》这部电视剧真的太扎心。

与其说这部电视剧是郭氏姐妹花郭海萍(海清饰)、郭海藻(李念饰)入城打拼,谋求房子的成长故事。

还不如说,这是一场官场靡乱生态的大披露。

故事设定在2009年的江洲,房地产急剧升温,男主宋思明为市长秘书,和银行长、房地产商等投机者,官商暗相勾结,收受贿赂。

而故事更猎奇吸睛的在于感情线。

宋思明和郭海藻各自有伴侣,却渐渐陷入了不伦之性的漩涡,并且心安理得地为自己正名。

让人咬牙切齿的是,男主之所以能爬上食物链顶端,全靠原配。

他原本也是底层的喽喽,靠着老婆家的提拔,才能平步青云。

这条感情线,夹杂了大量露骨的性描写和性暗示。

上映没几集就紧急叫停,剪了又剪后,终于重见天日。

越是禁什么,就越是火什么。

一部《蜗居》,直接掀起买房题材剧的大热,即便后来还有《安家》、《新剧》,统统无法超越。

李念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小三”,那一年,她才24岁。

李念原是胡歌师妹,同是上戏科班出身,但初出茅庐,表演不温不火。

在她准备转行(后面会细说原因)时,导演滕华涛找到她,劝她演《蜗居》,并说,“这部戏,可以让你挣到学费,以后你就不用啃老了,你可以出国留学。”

随着开拍的深入,李念没法演绎剧中人物,《蜗居》的三个导演还轮流给她讲戏,让她有感觉了才正式开拍。

《蜗居》不负众望,收视率登顶,导演、演员和编剧名利双收。

剧组众星捧月那样捧着她,为她倾注了资源。

结果她倒好,在最红的时候嫁为人妇,为了不让导演找到她,她换了四次手机号。

气得编剧和原著作者六六直言要封杀她。

她的感情生活,和自己演的“海藻”也有几分相似。

她爱上的男人,大她14岁,对方也是个钻石王老五。

身价200+亿,据传有过一个婚姻,还有一个孩子,他就是软银赛富合伙人林和平。

2011年7月13日,李念官宣和林和平登记结婚,之后一直定居香港。

2012年1月,李念长女“小酸奶”出生,2015年3月第二胎“旺仔”出生,看长女出生的事件,就知道当时她和王老五结婚,是带球跑。

狗仔有拍过两夫妻,虽然露脸不多,但相处还算是恩爱。

但这不知道是她故意放给狗仔以此“巩固地位”的假象,还是坊间的恶意揣测。

关于她婚后生活,流传得最多得版本,就是丈夫出轨,她惨遭抛弃,成了闺中怨妇。

这也怪不了大家,结婚后,她各种晒名车、名表、奢侈品,一副傍上大款的暴发户样。

炫富之余,她还时不时发个牢骚。

任凭她在朋友圈怎么辩驳,都改变不了大家的刻板印象。

她也不是没尝试过复出。

2017年,她先是主演了央视大剧《大浦东》。

后来又靠《我就是演员》上的表演,接到了《都挺好》。

她在《都挺好》里饰演苏家二嫂朱丽,说实话哈,阿美乍一看已经不知道她是谁了,后来的反响也是平平。

被老公养在深闺,事业搞不成,只能搞脸。

这些年,肉眼可见她的脸蛋逐渐“玲”化。

下图左边是她,右边是林志玲。

再细看其他照片,网红般的大眼睛,早已没了当年海藻般的强辨识度。

网友们还会吐槽被吓到了。

俗话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她现在的生活,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在《非常静距离》接受李静采访时,她提到刚毕业那会儿,贫困潦倒到去小餐馆刷盘子。

因为一些经历,她也不太喜欢当演员,而是想出国读设计。

当遇到林和平这个好码头,她自然奋不顾身。

当年,她停工3个月只为学会做饭照顾林和平,更不介意林和平二婚且有娃。

林和平给她优渥的生活,她身边的玩伴,也从演员们变成富太们。

不知道这些年她有没有后悔过,《蜗居》之后,其实她已经走出人生低谷,大可以在事业上大放异彩。

但看她一直追生孩子的状态,便知道她踏进了豪门,便停不下来。

海藻女孩们多的是,夫家那么多财产,不生多点怎么行?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她在内娱,仿佛一颗匆匆划过的流星,再闪耀也不过一瞬。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 2025 dy.baby  E-Mail:[email protected]  

观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