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到6.6,好莱坞顶流翻车

如果要说这个时代,好莱坞最具影响力的导演——

大卫·芬奇,肯定算是其中之一。

从最初拍摄MV短片出道,到后来进入好莱坞顶流行列。

《七宗罪》《搏击俱乐部》《本杰明·巴顿奇事》《社交网络》《消失的爱人》……

好莱坞暗黑电影界头把交椅、窥视人性深渊的惊悚大师

图片

好莱坞之外,大卫·芬奇在流媒体同样活跃。

2013年,他执导的现象级神剧《纸牌屋》,开启了网飞的全盛时代。

而后,又与网飞合作开发了《心灵猎人》《爱死机》……

题材多变,履历光鲜。

游走于艺术和商业之间,影剧两开花的典范

图片

时隔3年,大卫·芬奇终于带来新片。

再次和网飞联手,推出了《消失的爱人》后首部犯罪惊悚片。

海外媒体,反响不俗。

入围第80届威尼斯电影节,烂番茄85%鲜,IMDb7.4分。

图片

国内观众,差评如潮。

豆瓣6.6分,大卫·芬奇职业生涯口碑最烂。

图片

久违的大卫·芬奇,究竟是神作预订,还是翻车现场?

今天聊聊——

「杀手」

图片

The Killer

2023.11.10

图片

图片杀手本色

电影《杀手》改编自亚历克西斯·诺伦特创作的同名图像小说。

《七宗罪》编剧安德鲁·凯文·沃克,时隔28年再度与芬奇合作,操刀剧本。

图片

项目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

最初的剧本,主要围绕良心不安的杀手和紧追不舍的警察展开。

“芬奇御用男主”布拉德·皮特被选为主角。

不过,皮特却以“角色太过虚无主义”为由拒绝了邀请。

图片

爱德华·诺顿、大卫·芬奇、布拉德·皮特

2019年,在网飞的投资下,项目重新启动。

主演更换为“法鲨”迈克尔·法斯宾德

当时,法鲨几乎退出了娱乐圈,转而投身赛车运动。

巧合的是,他接到邀请前刚看完阿兰·德龙的《独行杀手》,萌生了演杀手的意向。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在5个半月的赛车休赛期拍摄。

《杀手》便成了《X战警:黑凤凰》后,法鲨回归影坛的首部电影。

图片

影片中,法鲨饰演的是一位职业杀手。

一次任务,杀手奉命前往巴黎刺杀目标。

图片

尽管杀手有条不紊地做足准备;

但还是意外失手,放跑了目标。

图片

杀手仓皇而逃,打算另谋机会。

没想到,当他回到藏身处,家中已是一片狼藉。

女朋友也受牵连,遭到酷刑折磨。

图片

杀手怒火中烧,他知道这是雇主“斩草除根”的手段。

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向雇主发起复仇……

图片

图片反类型杀手

无论是《独行杀手》沉默如谜的职业杀手;

还是《疾速追杀》狂拽酷炫的黑帮杀手;

抑或是《安娜》火辣性感的特工杀手……

杀手电影,无疑是有史以来最经久不衰的电影类型之一。

《独行杀手》

杀手电影的魅力,在于“杀手”个体的边缘性和反差感。

影片中,总是充满了血腥罪恶的暴力美学愤世嫉俗的道德伦理,以及直面丑恶的人性交锋

由此,延伸出关于选择与放弃忠诚与背叛死亡与命运等哲学命题。

人们相信,杀手电影能够从精神上唤起观众对生命的怜悯,消弭现实的悲剧,有时甚至能激发出更深层次的破坏欲望。

于是,自然成为了全球不可或缺的主流电影类型。

《这个杀手不太冷》

一向以离经叛道著称的芬奇,拍摄烂大街的杀手电影,并非躺平摆烂;

而是打造一部没有光怪陆离世界观和眼花缭乱打斗,反类型杀手电影——

主人公被塑造为没有存在感,毫无同情心,高度职业化的杀手。

他沉默寡言,一丝不苟,严格按照规范生活,遵循理性和经验工作。

图片

他擅长利用身边的工具,将自己隐藏在众目睽睽之下。

巴黎潜伏盯梢。

他佩戴渔夫帽和大墨镜,穿着淡褐色的风衣和卡其裤。

目的是伪装成不招人待见的德国游客,不留下任何印象。

盯梢根据地,他租用Wework共享办公室;

盯梢时进食,他选择麦当劳“穷鬼套餐”;

逃生,租共享电瓶车;买装备,上亚马逊网购……

如芬奇所说,这个角色并不令人恐惧。

“但他身上触手可及的邪恶,会让观众对超市排队的陌生人感到紧张。”

除了杀手塑造外,另一个反类型设定,是画外音内心独白

影片由主人公的独白,诠释角色的精神世界。

开头的巴黎盯梢。

主人公滔滔不绝地介绍杀手工作,嘲弄芸芸众生……

自说自话的絮语,体现缜密严谨的杀手本能,以及百无聊赖的压抑状态。

中段,主角每次动手,都要念叨一段碎碎念。

这段碎碎念,是他杀手职业的信条,也是他掌控理智的标志。

图片

杀手的复仇之旅越走越远。

他遭遇壮汉杀手,碎碎念会因袭击中止;

面对蒂尔达·斯文顿客串的杀手,碎碎念会被贫嘴打断。

“施法”屡次被打断,语气越发不耐烦。

侧写杀手的心态越发焦躁,开始对信条产生动摇。

图片

最后,他杀到雇主面前。

表面上,他对雇主咬牙切齿的威胁;

内心中,却由他放弃碎碎念,折射出角色“累了,毁灭吧”的自暴自弃。

你会发现——

独白的内容、语气,甚至节奏,精准而敏锐地刻画出杀手精神状态的转变,和抛弃理性信条的过程。

外表波澜不惊,内心狂暴汹涌,显然是本片高概念所在。

装逼失败

聊完看点,再来聊聊槽点。

《杀手》风格,更接近70年代的好莱坞B级片

它绝对不是大卫·芬奇作品序列中最顶级的那一批;

更像《战栗空间》《心理游戏》,偏风格化、个人化的实验电影。

《战栗空间》

芬奇为了追求利用不可靠的独白来反映角色心理;

近两个小时的影片,几乎塞满了密不透风的独白。

无休无止的碎嘴絮语,漫无边际的胡说八道,再配上法鲨低沉洗脑的嗓音——

如同ASMR催眠,令观众昏昏欲睡。

与此同时,他精雕细琢塑造角色,却没有搭配引人入胜的故事。

精炼、极简的剧情架构,看不到丝毫芬奇标志性的悬念和反转。

一句话概括剧情,就是“一个杀手全世界杀人”

敷衍潦草到AI都写不出的剧本,除了无聊,还是无聊。

实际上,影片故事内核,更像是打工人的心路历程——

打工人卖力加班,结果却搞砸了工作,惹恼了甲方而遭到开除。

于是他心有不甘,一路找到项目经理、HR、甲方,讨个说法。

最后发现甲方根本不在乎自己,只是项目经理暗收回扣,让自己背了锅。

打工人又气又累,干脆撂挑子度假去了……

以上剧情逻辑,安在社畜打工人身上,并不违和;

但对于冷血杀手,则多了一层反高潮的寸止意味。

图片

总的来说。

一个沉默寡言,但又碎嘴不停的杀手;

一部名叫《杀手》,却更在乎解构当代人精神世界的电影——

左右互搏的矛盾感充斥了整部电影。

观影体验,就如同第一幕的主人公。

吹嘘半天自己有多严谨,布局有多周密……

结果20分钟才开第一枪,还没射中!

不能说是牛逼未遂,只能说是装逼失败。

图片

图片芬奇之后

最后,还是聊回大卫·芬奇。

回头再看芬奇的导演代表作——

《七宗罪》,他以环环相扣的探案,探视人性不可直视的原罪。

《搏击俱乐部》,他以精神分裂者的剖白,嘲讽麻木的美国人。

图片

《搏击俱乐部》

《十二宫》,他以真实发生的连环杀人案,揭露隐秘的欲望。

《消失的爱人》,他以夫妻反目的案件,解剖现代婚姻关系。

图片

《消失的爱人》

大卫·芬奇赖以成名,靠的是——

阴郁忧沉的光影、动感跳脱的剪辑、复杂边缘的角色,猎奇怪诞的故事。

他构建的电影宇宙,人性的黑洞总是那么深不可测,但又如此引人入胜。

图片

图片

而如今,尽管我们不能以一部电影的翻车,宣判大卫·芬奇跌下神坛。

但不得不承认,《杀手》足以看出61岁的芬奇已经过了导演的巅峰。

和大部分老导演类似,他开始主动转型——

不再迫切地用标志性的视听风格和内容表达,来证明自己;

而是以更精炼的技法、更凝练的表达,探索(或许并不靠谱的)可能性。

图片

图片

关于下部影片,芬奇表示他和编剧艾伦·索金探讨过《社交网络2》

这些年关于扎克伯格和Meta的新闻,提供了很多值得拍摄的素材。

对此,我持开放态度:保持乐观,降低预期

毕竟,大卫·芬奇仍是好莱坞为数不多仍在拍犯罪类型片的导演;

但也该明白,曾经带给过我们无限惊喜的芬奇应该是回不来了。

图片

图片

(杀手)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 2025 dy.baby  E-Mail:[email protected]  

观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