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让粉丝心甘情愿掏钱?
过去我大概只能想到偶像歌手。
但若放眼直播界,有一个男人也能办到——
李佳琦。
即便你没看过直播,或许也对他那句“OMG”和5分钟卖爆15000支口红有所耳闻,大概会把他归类为金牌销售那种商业身份。
直到前两天,飘刷到一个女孩哽咽表白的视频:
我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母亲去世后,每天回到家都是孤零零一个人,是你的声音包括直播间的热闹氛围陪伴了我好多年。
原来有时候,直播≠卖货。
主播跟粉丝也不只有金钱关系,还会有情感联系。
这一幕出自最近一档聚焦主播行业的职场纪实类综艺,《所有女生的主播》。
跟其他职场观察综艺一样,这档节目云集了九位个性迥异的主播实习生。
不过,李佳琦不是来当导师的,而是全程陪伴以及分享经验。
这不只是一档职场综艺,飘感觉更像是看了一部李佳琦奋斗史——
一个专业主播是如何诞生的?
01
提到主播,很多人第一反应都会出现这样的带货场面:
念着千篇一律的产品介绍,吆喝着“九块九上车”的口号,动动嘴皮子就把钱赚了。
“一本有情绪的、行走的说明书”,大概就是多数人对主播的所有想象。
包括这批刚到美腕(李佳琦所在公司)实习的新主播,尤其是之前从没接触过该行业的小白,也带着这种刻板认知走进节目。
来之前我以为的主播
只是简单的买与卖
第一期考核就把他们震慑住了。
你以为坐在屏幕前的主播,一上来就要锻炼声音和口条?
离出镜环节还远着呢。
介绍产品可不是光对着台词念,而是真的对产品做到烂熟于心,张口能言。
所以,当主播就得从选品和招商这俩前期准备工作做起,目的是让他们了解产品。
首先是选品。
你以为只是随便试用一下,实则包括全方位的品牌分析,严谨到每个功效来自什么成分都得了然。
你以为的招商,哦,很多平台根本就没有招商岗,实则是一个挖掘和提炼产品卖点的过程。
在光鲜亮丽的主播背后,准备工作还远不止这些,但已打得实习生们措手不及。
尤其是当把一个直播或美妆小白扔进高标准、快节奏的专业体系内,还真没几个招架得住。
不难发现,节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批量制造网红。
这一点,早在实习生的选择上就可见一斑,它提供了行业内各种不同的主播样本。
年纪最小的宋嘉琪,怯生生一枚职场萌新,她代表的是没有经验托底的新手主播。面对考验时总是把慌张写在脸上。未必是能力不足,而是0经验导致的缺乏自信。
跨界主播丘丘,从3C(电子产品)跨到完全陌生的美妆领域。
隔行如隔山,产品培训时别人轻松跟上,他还在“什么是神经酰胺”里凌乱,第一天培训完直接崩溃大哭。
还有周禄,作为海蓝之谜的线下全国销冠,却从未尝试过线上直播。
尽管经常加班到最后,但一上场还是紧张到磕巴,结果第一次考核排名就垫了底,专业销售能力备受打击。
同样没有线上直播经验的,还有贺贺。
在跟李佳琦汇报时,她把原理讲得通俗易懂,听得老李头不自觉露出老父亲的欣慰微笑。
不过,这是时间宽裕的情况下的结果,到了第二期内购会,需要在短时间内记十个品,她就有点消化不良了。
由于对产品不熟悉,没把卖点解释清楚,最后导致直播观看人数急剧下跌。
看着这群频频踩雷的实习生,以一个外来者视角带领观众一步步打破偏见,沉浸式感受主播工作的繁琐和难度。
出其不意的考核,也看得人跟着全程紧张(紧张中又藏着笑点,建议大家亲自去节目里感受)。
比如汇报顺序突然被打乱,在后台突然被告知立马上场直播。
主打一个攻其不备,锻炼的,恰是主播最需具备的抗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难怪连线下销冠周禄也感慨,直播比线下销售难多了。
你永远不知道上场后会面临什么样的未知挑战,因此必须时刻做好准备。
就一档职场综艺来看,它呈现了残酷职场的一种普遍现状:并不是努力了就有结果。
面试篇里,很多主播坦言自己是出于热爱才走上主播道路。
但看下去就能发现,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直播行业,仅凭一腔热血,不够。
02
除了直播小白,有过一定主播经验的实习生,在更专业的要求下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
直播间整活小能手李明谦,他的优势是氛围制造机,临场应变能力也很强。
搭档试品时不小心涂多了,推了半天没推开。他立马转换思维,机智化解尴尬。
即使涂多了,它也不易搓泥
但劣势也很明显,就像李佳琦说的,他需要把握好娱乐性和专业性之间的尺度。
否则很容易滑向专业度不足、没有营养的废话文学。
即便是在专业领域有过成熟经验的直播老将,在第二期内购会上也各有各的不适应。
甚至,过往的经验还可能给他们造成束缚。
比如习惯单人直播的霹雳乌贼,一开始就没把握好直播节奏,语速一路狂飙,没给搭档留一点气口。
一顿强势输出,生生把一场双人直播变成个人秀。
琛琛和羊盒更是直接被批在“吃老本”。
过往的直播经验,是他们的底气,也是舒适区。但若不求变,显然只会导致直播形式模式化,让人审美疲劳。
加上前期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更显得诚意不足。
因为怕出错就不断看提词器,被实时评论影响后整个状态就开始收着,表现不够自信,进而也难以获取观众信任。
显然,直播镜头不会说谎。主播的状态如何、准备工作做了多少,都会通过一方小小的屏幕直观呈现出来。
为了培养实习生的消费者思维,李佳琦在第三期给他们安排了一场线下销售体验,现场可谓状况百出。
就连线上一向表现稳定的廖主涵,在KPI的压力下,也会不自觉陷入了把直播当买卖的固化思维,把消费者当成了完成业绩的工具。
或许有人会疑惑,线上主播为啥还得体验线下销售?
一句话,一个专业主播必须懂消费者。而眼前鲜活而具体的消费者,无疑是最有效的教材。
李佳琦常常强调一个关键词:分享。
就像向一个好朋友推荐和分享好物,如果一心自顾自打小算盘,这种不真诚注定留不住人。
所以,当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前提就得不断挖掘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
除了真诚,主播更是在拼储备。
说到底,直播不是供投机者表演的舞台,而是给长期准备者的一个随机性舞台。
像第一次考核排名垫底的周禄,即便得知自己失去了上场直播的资格,不论是产品培训还是梳理工作,他还是一点没落下。
没有直播经验,就私下多花时间悄悄练习。
所以后来当他临时被通知上场直播时,他打的便不是无准备之仗,而是漂亮的翻身仗。
靠着之前吸收的知识,把护肤原理和卖点讲得准确又清晰。哪怕卖的是高价单品,也有顾客会为他的专业讲解买单。
在这场考核里,别的小伙伴都是组队直播,他一个人的成交率就遥遥领先,最后成功逆袭。
跟毫无经验的小白相比,成长到一定阶段的主播面临的是更细化的专业要求。
但也证明了——
空有热爱可能发不了电,但持续充电可以。
03
很明显,这档节目的野心并不仅限于培养这九位主播实习生,而是将视野聚焦在整个直播行业。
至少,它揭开了如今很多主播的困境。
由于入行门槛低,主播市场良莠不齐。
部分运行公司甚至固步自封,批量制造千篇一律的直播套路和流水线型主播。
而对有理想的主播来说,每天重复单调的输出模式,只会磨灭了自己的光彩。
到头来,反而加深了大众对直播的刻板印象,陷入死循环。
所以具体点说,《所有女生的主播》的野心就在于试图打破这一行业的刻板印象。
不仅让我们看到一个主播踩过哪些雷,遇到哪些瓶颈,也揭密了一个专业主播,为何能成为专业主播的过程。
实际上除了技巧,主播更需要具备的,是责任意识。
你展示和介绍的不单单是“产品卖点”,本质更是“用户疑点”。
可以说,主播的工作就是消除客户的疑虑。
这在第四期新老主播的offer争夺战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规则是,在品牌方面前比拼主播的诚意和能力,看谁能拿下品牌方的offer。
这场不太公平的PK呈现的,就是新老主播经验上的直观差距。
比如同一道考题:如何用不出声的方式带货。
新人羊盒只是试了试品,面试官暗戳戳提示用纸巾测试黏腻度,他也没get到。
再看老主播这边,简直把道具玩出花来。
先打开手机闪光灯,展示产品的质地有珠光感;
接着喷水,测试产品成膜快,遇水不流白汤;
最后把衣袖放下来,表示贴肤不黏腻。
没有假招式,全是真技巧。
在这些成熟主播的示范中,你会发现一场直播背后,除了需要累积下来的专业经验,也是一项离不开团队协作的工作。
台前需要极高的专业度,与之配合的幕后工作则要够严谨。
譬如李佳琦的搭档,旺旺。
台前当得了输出专业卖点的主播,台下也做得了肯下功夫吸收信息的招商工作。
在西藏直播时,大到把控全流程,协调各部门。
小到留意地毯防不防滑,垃圾桶放哪方便。
大多数人只能想到一,她就已经想到了二三四五。
这种全方位的专注,便是责任意识最完整的诠释。
主播不仅是宝藏单品的分享者,也是传播者,即连接产品和消费者的桥梁。
即,我为这个产品买单,而你则为我这份信任买单。
就像第五期国货溯源之旅,节目组就做了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让实习生们到海拔五千多米的西藏冰川去采集产品的天然成分。
这看似只是综艺节目的一个环节,但传达给主播的意涵却很清晰——
如果要成为一名专业主播,需要走的,便是这条冰川跋涉之路。
喜欢李佳琦的粉丝,大多惊讶于他身上的专业二字。
所谓专业,不是他把原理介绍得多高大上,而是佩服他从产品研发到用户手中的使用阶段,都有他为用户真情实感的考量。
前面提到他分享给实习生的经验,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他自己做完大量使用、测评、比对工作后总结出来的成果。
因此在跟品牌方开会时,他总能精准直击用户痛点,再给品牌方提建议。
怎么算有效建议?听听弹幕的呼声就知道了。
其实说到这,已经基本勾勒出了一个专业主播的成长轮廓。
如今看似繁荣的直播行业,在揭开外层的神秘面纱后,除了充量的虚空泡沫,所幸还看得到扎扎实实的细密针脚。
在这条越来越多投机者涌入的新赛道,逆流而上的确需要勇气。
这档以经验分享为主的节目,不仅让人看到了一个头部主播的专业和格局。更让人欣慰于,在当下日益泛滥的直播行业里,依然有人在默默坚持和耕耘。
在生活质量逐渐提升的当下,消费者花钱的意愿也逐步走高。
买卖双方并非互相博弈的敌人,而是一场有来有往、各取所需的合作。
只要是合作,必杀技永远是真诚。
那些嘴上叫着“家人们”装熟,眼里却只把你看作待宰羔羊的骗子,或者光喊着“把价格打下来”,质量却永远上不去的表面功夫,必然拿不走我们口袋里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