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关山》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得到该有的评价

我时常在想,影响一部影视剧口碑的因素有很多,最悲催的莫过于脱离影视剧本身的干扰,这对于一部质量尚可的文艺作品而言真的是一种无妄之灾。

当我们评价某一部影视剧,就不能只谈演员,或只看某一个情节,而是需要纵观这部影视剧通盘的故事架构、角色作用,以及结局构思等。

无论是何种题材的影视剧,仅凭粉丝对个别演员的好恶去评判,不仅对作品本身有失公允,还会伤害到编导演团队的积极性,同时对演员自身也有消极影响,更遑论用不全面、非客观的态度评价一部文艺作品。

《一念关山》大概就是处于这个环境中被干扰到的典型。

我不为任何演员而发声,仅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看了这部剧。《一念关山》给我的观感比较新奇独特,它将公路片的模式融入到古装题材中,再植入了一个关于庙堂博弈与江湖历险的故事,有冒险的刺激,也有朴素的情感,还有主角团生死相托的决断。

一言以蔽之,《一念关山》有东方文化中的侠客行,也有故老相传的忠义传。

这样一部做出类型创新、又具有文化韵味的影视作品,口碑却在播出一半时急转直下,始料未及的负评让它的豆瓣评分从7.5降到了6.6,在海外的评分却在不断上涨,这让人不禁深思其中的缘由。

在一大片吐槽声中,男女主的爱情线尤其多。但如果你愿意放下成见,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任如意与宁远舟的故事,其实是一段充满智慧和深度的成年人爱情。

任如意作为朱衣卫底层的“白雀”,出手狠绝但尚有情义,属于外冷内热的刺客。宁远舟个人能力超乎想象,于六道堂中杀伐决断,厌倦了权斗。这两个人属于战力顶配,然而各自的位置也决定了两个人在情感设置上都不完美,由此通过冒险的经历让两人展开了全新的情感融合。

单看人物特点我觉得就超脱于通俗的男女主设置,其立意显然是把乱世儿女情落到有质感的人身上,体现的格局也远超一般儿女情长,并以特有的视角把“人”融入“天下”中,以这个层面传递东方文化中的独有的情感表述,通过一系列的碰撞、理解、相知、相爱,让这种叙事感更厚重且更人性化。

如果非要把《一念关山》和我心目中的某种文学经典对标的话,我首选唐代裴铏所著的《传奇》,之所以有这种观感,是因为《一念关山》和它的气质很像,儿女情长是有的,但不是主题,更侧重于描述历史中被淹没的任性豪侠的故事,故事中有长相厮守的情义,也有一诺千金的勇气。

主角任如意和宁远舟,与《传奇》中的人物相似的地方在于,都拥有鲜明独立的个性、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来去未知的神秘色彩。

在这种情感中,任如意找到了自我的理想,宁远舟也找回了热血和责任感。由此两个人的感情线描述是一种更真实的互补过程,也是“彼此成全”的理想型依恋,属于成年人的爱情。我们当然都很清楚《一念关山》的历史背景架空,但架空不意味着情感也被“架空”,即便在现实中普通人之间能够彼此成全的互补型情感也弥足珍贵,何况该剧本身加诸于二人身上的复杂命运?这个背景足以让角色多了几分丰满的血肉。

这样的爱情故事或许没有市面上流行的样本受欢迎,但它却提供了对爱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这其可贵之处不应该被抹灭。严格地说,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情感模式,《一念关山》的创新值得肯定。

这部剧“BE”的大结局引起了很多的争议,当下,并不是这一部作品有过如此遭遇。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是“BE”的结局必遭到吐槽。起初我们以为是观众们沉浸在影视剧的情境中,由于对角色命运的惋惜和悲痛,才产生了负面的情绪,把给主创“寄刀片”的说法当作笑谈。直到越来越多的“HE”作品出现,创作者们对结局的设置越来越谨慎小心。

经过市场主流喜好“改造”后,影视剧的走向越来越相似……

我相信,一线的影视工作者们一定也很清楚,圆满团圆的大结局更受观众欢迎,那为什么《一念关山》还会将现在这个结局带给观众呢?

首先,《一念关山》不是那种描述“从天真懵懂到明辨善恶”的“人物养成记”,主角团的归宿一定要置于完整的故事逻辑去解读——

回想故事开篇,任如意也好,宁远舟也罢,本身就是困于权斗体系下的人物,所谓的关山小队也是在执行一个很大概率有去无回的任务,每个人做好了赴死的准备,无论他们的过程多么欢乐,有多少次有惊无险,他们的处境和命运都未曾改变过。可以理解,一些观众为他们的离去感到悲痛,但是不能忽视这个结局是合乎情理的。

也许是大量过于完美圆满的故事让我有些审美疲劳,我更想看有些遗憾又足以回味的结局。《一念关山》之于我而言,提供给了我一种可能性,它没有同质化,更多地聚焦于个人成长和价值的获得,这是好事。否则我觉得对这部剧而言仅仅以是否“BE”或“HE”结局来判断它的艺术成果未免流俗。

这个故事的结局设置必然有其艺术创作的价值,当主角团随着剧情推进纷纷离去时,观众可以回看到他们一路走来,对宿命的反抗、对困境的挣扎、对使命的坚持、对自身的释然,这些鲜活的人物的悲壮感,也将观众震撼与不舍的情绪推至顶峰,这种沧海一叹的感受让《一念关山》的唐传奇式的立意更洒脱,也更深刻。

因此《一念关山》并非那么难以理解为什么偏偏选择了“BE”结局,因为影视作品的魅力就在于给观众提供各种故事的可能性,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一定要有可供回忆的“余味”。

如果我们仅仅因为偏好忽视了创作的多样性,那么最终受损的,将是整个影视行业的生态。

在当下抵触“BE”的环境中,《一念关山》无疑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它也确实承受了来自市场的强烈的反馈。但必须说,《一念关山》是前进的,它的选择是对国内整个影视行业、观众的认真取舍。

在《一念关山》的争议中,我们还看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粉丝对于影视创作的过度干涉。

众所周知,影视创作必须兼顾专业性和艺术性,影视评论也需要以专业的眼光客观深入的去分析讨论作品。然而在当前的社交媒体和网络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简单、极端化的评价方式,这些评价也正在影响创作的趋势。

我记得今年因为某些事情让“影视评论回归作品本身”的呼声也渐渐高涨,显然对于还在发展成长中的国产影视剧来说,这种呼声恰恰说明市场和观众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这类现象严重干扰到了所有从业者的创作热情,甚至因为剧作之外的个人纠纷令其他观众先入为主地审视作品。

这也是《一念关山》如今的处境。

分析评论一部剧,需要理解每个角色在故事中应当从属的位置和份量,这种理解无关演员背后的粉丝纠结,仅仅站在主创团队的角度解析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就必须理解“角色——故事”之间的配合度。《一念关山》的核心在于经得起推敲的人物,以东方文化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具有特点与美感的古装世界,并符合当下的审美,这才是该剧极力打造的品质感。

如果无视这一点,仅仅站在粉丝角度纠结于演员的通告和戏份,甚至为此产生不必要的纠葛,不仅完全脱离了剧作本身,更会让演员在业内遭遇本不该让演员承担的恶评。

我相信一部影视作品从创意的诞生到完成呈现,都是由编导演等专业团队经历了不断打磨的结果,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

作为观众,可以选择客观的意见并形成积极的监督,从而对行业规范提出积极合理的建议,助力整个行业向上发展。但如果反其道而行之,结果不仅是作品垮了,角色垮了这么简单的结果。而是行业垮了,人心虚了,没有人只聚焦于创作和架构,从业者追求的只会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呈现的结果犹如一杯温吞水:

看似柔和,实则无味。

真正合格的文艺工作者追求的是在创作的基础上让审美丰富、让类型创新。不局限于单一的叙事结构,更不止步于脱离作品之外的非客观的文艺评论。

遗憾的是,在当下的环境中,《一念关山》没有获得其应有的艺术评价,许多情绪化的因素让其受到了严重干扰。我想,要让一部文艺作品获得相对“干净”的定义也不是文艺工作者能左右的事情,可往往这种困扰最终会让所有人,包括观众在内为未来的作品创作趋势买单。

那就不仅是《一念关山》这一部剧的遗憾了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 2024 www.idy.asia  E-Mail:[email protected]  

观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