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杨光聊《拿破仑》和法国人的拿破仑情结

这是播客“这集我看过”与“澎湃新闻·私家历史”合作的特别节目,本期邀请法国史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讲师杨光聊聊近期上映的电影《拿破仑》与法国人的拿破仑情结。


《拿破仑》海报

焦姣: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这集我看过”。本期嘉宾是研究法国史和法国国族认同的杨光老师。我们请杨老师过来,聊聊最近在国内外引发热议的新片、雷德利斯科特的《拿破仑》。《拿破仑》电影目前在全球网络上的评价都比较惨淡。目前豆瓣评分6.5, IMDB 6.6,烂番茄新鲜度58%。英国、美国和中国的评论界对本片都以负面评价为主。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部“辱法”电影。为什么拿破仑这部电影会触怒这么多的观众?杨老师能否介绍一下法国国内舆论对本片的评价?

杨光:刚才焦老师介绍了中文和英文世界对《拿破仑》的负面评价,法国人对这部电影的负面评价更为强烈。雷蒙·阿隆说过这样一句话,法国人固执地把路易十四和拿破仑当作英雄来看待,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丧失了全部的审慎和节制。也就是说,法国存在所谓的拿破仑情结。

焦姣:《拿破仑》这部电影上映之前有一种批评,说一个英国导演用英语拍拿破仑注定失败。但是纵观世界影视界,用英语出品的拿破仑题材电影要远多于法语的拿破仑电影。包括您刚才提到的路易十四,前些年的电视剧《凡尔赛》就是以路易十四为主角的,但同样是以英语制作,使用英国演员,那部电视剧好像没有引发《拿破仑》这么多的争议。

杨光:因为拿破仑本来就是热门的创作主题。在英文全球搜索引擎上,拿破仑辞条的搜索热度仅次于耶稣基督,位列世界历史人物第二位。而有关于拿破仑的各种语言历史类图书高达5万种之多,是所有历史人物中最多的。由此可见,拿破仑不仅仅是法国的热门历史话题,也是全球的热门历史话题。

我个人以为,拍法国题材的电影用英语还是用法语并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您刚才也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凡尔赛》这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是法国和加拿大合拍的,演员班底全部来自英语国家,在法国上映用法语配音。本剧两个男主角选的是两位英国小鲜肉演员,但是他们演的非常好。另一方面,这部电视剧在服化道等方面做的非常细致和逼真,内容高度忠实于史实,连熟悉凡尔赛宫历史的法国人都不得不惊叹,剧中一些看似虚构的情节,其实都能在历史人物的日记等史料中找到蛛丝马迹。这样的考究史实的功夫足以让电视剧得到包括法国观众在内的全球观众的认可。

焦姣:斯科特版《拿破仑》电影目前在院线上映的片长约两个半小时,主要分为两条故事线。一条爱情线,讲述拿破仑与他的第一任皇后约瑟芬之间的爱恨交缠。另外一条是战争戏,选取了拿破仑一生中重要的三场战役,分别是他暴得大名的土伦战役,象征着他全盛时期的奥斯特里兹战役,以及拿破仑政治生命走向衰落的滑铁卢战役。杨老师看完之后感觉这两条线拍得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吗?

杨光:本片得到如此一致的负面评价,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对史实的背离。在电影的最后,他连拿破仑的遗言都篡改了,改成“法兰西、战争和约瑟芬”。这部电影其实只讲了拿破仑的战争以及他和约瑟芬的爱恨情仇。这部电影中的爱情戏虽然加入了很多导演个人发挥的内容,但总体还能自圆其说。导演在战争戏方面可以说是非常的蜻蜓点水。拿破仑战史上的重要战役远远超过这三场,而被纳入电影的这三场战争本身表现出来也带有 PPT 风格,在不同大场面的快速切换,让观众摸不到头脑。《拿破仑》的战争和爱情部分之间存在脱节,雷德利·斯科特强行把战争和爱情捏合在一起,忽略了历史上拿破仑丰富的内政、政治、外交的成就。因为拿破仑形象非常复杂,而导演只把战争和爱情突出来,就把拿破仑这个形象塑造得非常的简单和单一,好像拿破仑在法国做了这么多事,当上了皇帝,征服了欧洲,只为了两个目的,一方面是满足他扩张领土的愿望,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控制约瑟芬,这两件事情成了他人生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把人物形象扭曲的很厉害。每个部分讲的都不够透彻,甚至有浮光掠影的嫌疑。

焦姣:片中的拿破仑战争背后缺乏明确的政治动机。你不知道他打这个仗是为了什么?

杨光:这部电影说拿破仑远征埃及途中返回的原因就属于戏说。当时拿破仑返回法国有多种原因,一方面他知道法国国内的政局不稳。另外一方面埃及战局已无发挥空间。拿破仑在今天巴勒斯坦地区进军碰到严重的瘟疫,还留下了他去视察瘟疫医院的知名画作,法国海军地中海舰队也被纳尔逊指挥的英国海军击败,他无法通过海军得到来自本土的后援,进展无望。然后法国的政局也出现问题,出现了有利于他政治上位的舆论。在这个情况下他才抛弃军队返回法国,后来发动了雾月政变。这部电影把这么复杂的政治考量简化为拿破仑因为夫人约瑟芬和他人偷情愤然回国,这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拿破仑的形象,好像他不顾一切后果冲动行事就是为了控制约瑟芬。

焦姣:这部电影对拿破仑战争的刻画远远低于我的预期。片中的战争场面看上去不像是战争,更像是械斗。因为当我们说拿破仑是战争天才时,我们强调的是他对于军队编制、战争整体规划的掌握,而不是雷德利·斯科特电影中刻画的这些战争“大场面”。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最近发文分析了《拿破仑》电影中的战争场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质疑了这部电影的历史观。这篇文章认为,《拿破仑》电影对于战争的刻画体现了一种非常传统而陈旧的危险观念,这种历史观念是认为战争是由个别的伟大而血腥的冲突决定的,君主可以通过赢得关键性战争,在短时间内扭转军事和政治的整体格面。该文认为,恰恰是这种观念鼓励了欧洲历代的领导人去进行孤注一掷的军事冒险,发起各种“闪击战”。

这个批评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解构了拿破仑“军事天才”的公众形象。杨老师怎么看待公众对拿破仑这类军事天才形象的痴迷?

杨光:是这样的,毕竟拿破仑当时是以法国一国之力最终成为了欧洲的主人。但是我也非常同意您刚才的一个观点,就是这部电影把拿破仑的军事天才表达出来了,但是表达得不准确。拿破仑个人才能的强项实际上是数学、地理和几何这些知识。拿破仑非常善于运用炮兵火力,他在他的成名之战土伦战役中,集中了火力歼灭了在土伦港的英国舰队,从而打垮了盘踞在当地的保王党人。但是在电影中,拿破仑骑着一匹战马,像中世纪骑士一样,根本不顾自己的安危,莽撞地直接向对方战线冲了过去,这不符合拿破仑的属性。其实拿破仑对于战局有精细的计算,这才是他真正的强项。

《外交政策》的批评也很有道理。政治领导人乐于采用闪击战,就是因为它所付出的政治代价非常少,时间比较短,损失比较小。但是另外一方面,战争不是仅仅是一场战役,它非常复杂。比如,电影的最后一战1815年滑铁卢战役,当时法国和反法联军的士兵的比例已经达到了 1: 5,拿破仑即使击败威灵顿公爵,打赢了滑铁卢战役,后面还要面临着普鲁士军队、俄罗斯军队、奥地利军队的合力阻击,始终处于以寡敌众状态。除了最基本的兵力差距,军事胜利的因素不仅包括统帅个人在一场场战役中的绝妙指挥或者行军布阵,它还包括军事科技的进步,也包括军事组织比如后勤供给,甚至更深层次的政治组织。比如说,法国大革命后实施的义务兵役制让法国军队的兵源数量变多,还有斗志问题,比如说当时的法国的军队,最早普遍意识到战争是为了保卫革命成果,士气明显高于反法同盟里边为王朝和君主利益而战的旧式军队。战争的因素是如此的复杂,而拿破仑这部电影只是把其中最夺人眼球的那一部分给摘取了下来,的确会让大家对拿破仑和他生活的时代产生误判和误解。

《拿破仑》的主角选择也有问题,华金·菲尼克斯是一位很好的演员,之前也和这个雷德利·斯科特合作过很多次,比如说在《角斗士》里面饰演罗马暴君康茂德皇帝。但他演拿破仑,年龄不是特别合适。因为拿破仑出生于 1769 年8月,土伦战役时他刚刚24 岁。但电影中他一出场就显得过渡冷漠、成熟和疏离,这和历史上饱受启蒙运动影响、热情参与大革命的青年拿破仑形象不符。

焦姣:《拿破仑》电影的中文宣发的反复强调一个概念叫“从一无所有,到征服一切”。这句话让我想到的首先不是拿破仑本人,而是《红与黑》中面的于连。本片的中文宣发好像想要把拿破仑的一生变成一个“逆袭”故事,拿破仑因其军事天才而成为法国的救主,最后又登上了法国皇帝的宝座。

杨光:历史上拿破仑的出身和经历并没有那么简单。关于拿破仑的一个重要争论点是他到底是法国人、意大利人还是科西嘉人。拿破仑的家族来自于意大利本土托斯卡纳,是当时热那亚共和国派驻到科西嘉岛管理本地人的外派官员,在当地属于阶层比较高的外人。在拿破仑出生同一年稍早的时候。热那亚共和国为了还债把科西嘉岛卖给了法国,成为了法国的国土。他的父亲作为熟悉当地事务的政治精英被纳入了法国政治体系,被封成了一个低等贵族,由于地处偏远且级别很低,拿破仑的出身当然不能和法国本土那些大贵族比。但是却让拿破仑凭借贵族次子的身份,有资格前往当时欧洲最好的军校学习并毕业从军,不仅学习炮兵,还包括几何,还包括地理,历史等知识,接受了精英军事教育。因此,拿破仑的出身的确不算非常的高贵,但是他绝不是所谓的一无所有,贵族家庭出身让他的学业和职业都得到妥善的安排,怎么能说是一无所有?而且他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就是科西嘉被法国吞并,让他有机会接受欧洲最好的军事教育。因此,很多人说拿破仑时代是英雄造时势,但拿破仑本人也是时势造就的英雄。

焦姣:让我想到《红与黑》的原因还有一点。《红与黑》初版于1830 年,也就是说,在拿破仑去世还不到十年的时就出版了。是否在那个时候,法国年轻人中就有了比较普遍的对于拿破仑的崇拜?

杨光:是的,1830 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而被推翻的波旁王朝正是反法同盟在滑铁卢战役之后在法国扶植的统治集团,复辟王朝基于百日王朝的教训,一定会消除拿破仑的影响,同时反对复辟波旁王朝的人肯定就会把拿破仑的大旗重新打出来。当时的拿破仑热也受到当时的浪漫主义作家和历史学家的作品的影响,这一代人小时候曾经亲眼目睹法兰西第一帝国还有拿破仑当时的丰功伟业,长大后也见到了复辟王朝的倒行逆施,所以他们往往会隐去或者不主动提及拿破仑战争给法国带来的流血和损失,会更倾向于宣扬拿破仑时代正面的功绩。一个比较类似的例子,就是伏尔泰写的《路易十四时代》,其实路易十四统治的法国远非那么完美,但是为了批评当时路易十五的统治,伏尔泰把路易十四时代描写成一个非常完美的时代而忽略当时的弊端和悲剧,路易十四时代的神话和拿破仑时代的神话的形成机制其实有类似性。

焦姣:法国人对拿破仑的崇拜、所谓“拿破仑情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杨光:法国人对于拿破仑的崇拜就是拿破仑在世时期开始的,拿破仑自己就是一个优秀的自我形象塑造者,拿破仑子就是宣传家,而且他很早就有了宣传自身形象的意识。早在远征埃及前,拿破仑带领法军在意大利打仗,当时他就特别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包括要求在战役的战报中突出他本人的功劳,他还带了当时著名的画家雅克路易大卫的学生安格尔给他画像,画像中的拿破仑身先士卒,忠于共和。比如说画中他的腰带都是红、白、蓝三色,是法兰西革命共和国国旗的颜色,就是表现出了既勇猛无畏又忠心祖国的将军的形象。

焦姣:随着拿破仑自身地位和政治身份的变化,他塑造的自我形象是不是也会有一些变化?

杨光:有变化,雾月政变后,他从这个军事统帅变成执政官,在身份转变后,他也会努力的消除自己作为军事独裁者的形象。拿破仑让画家画了很多类似古罗马执政官形象的肖像画,他穿着红色长袍在看书或处理文件,体现出他认真处理政务的形象。第一帝国建立后,他形象又发生了变化,比如模仿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以及古罗马皇帝的形象,试图在建立一个从罗马到加洛林又到波旁一直到波拿巴王朝四个王朝之间的连续性,以建构起这个他个人作为皇帝的执政合法性。

焦姣:安格尔给拿破仑绘制的几副著名画像,包括拿破仑加冕的形象中,都借用了大量古罗马和法兰克王朝的元素,反而没有突出拿破仑帝国跟波旁王朝之间的任何联系。

杨光:是的,在雷德利·斯科特的《拿破仑》电影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拿破仑在自己加冕前从教皇的手中拿来王冠,自己给戴上,这个是符合史实的。画家雅克·路易·大卫一度选举选择这一幕作为拿破仑加冕仪式画作的中心,还留下了素描草图。但是拿破仑觉得影响不太好,因此没有同意,最后选择了给王后约瑟芬加冕这一幕。但是电影中加冕礼快结束时公开宣布他重新捡起了法国的王冠,这不符合事实更不符合拿破仑的理想,因为拿破仑从来不打算复辟波旁王朝,他是要仿照更久远的,包括加洛林的查理大帝,包括罗马皇帝,他建立的是法兰西帝国,他要超越波旁王朝。比如说,拿破仑的皇帝之位是全民公投产生,得到了议会的批准。拿破仑选择的加冕地和波旁王朝传统区别很大,他选择了在巴黎圣母院加冕,而不是兰斯大教堂,而且为他加冕的是罗马教皇,而不是波旁王朝传统的加冕人——兰斯大主教。

焦姣:除了这些油画,拿破仑还用哪些方式来塑造自己的公众形象?

杨光:还有一个重要的媒介是回忆录,拿破仑在1815 年之后被流放放到圣赫勒拿岛,1821年去世。在这六年中,他做最重要的事就是写回忆录,这本回忆录对他自己非常宽容,把失败都归因为手下将领的错误,把胜利都写成是他自己指挥有方。比如说滑铁卢战役,他作为统帅负有第一责任,但是他却抱怨格鲁希元帅没有率领援军及时到达战场,导致他自己被迫以寡敌众,最后要面对着英军和普鲁士军队的优势兵力。拿破仑的回忆录在19 世纪影响很大。所以说拿破仑也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他为自己立传。

焦姣:拿破仑在位时期,根据不同时期具体的政治需要,给自己塑造了好几版不同的形象:军事天才,法兰西的救主,勤勉的罗马执政官,继承法兰克法统的千古一帝。直到倒台之后,他还在孜孜不倦地塑造自己的形象。那么,拿破仑去世之后,法国人是不是在继续延续这种拿破仑崇拜,之后他们塑造的拿破仑形象有什么变化吗?

杨光: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后世对拿破仑的形象的塑造,从来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评价,它涉及到对于法国大革命历史和法兰西第一帝国史的评价,在19世纪法国是重要的政治问题。拿破仑刚倒台后,法国在战争中损失了很多人口,又要向反法同盟割地赔款,所以当时法国很多自由派就说他是科西嘉的吃人恶魔,正统派说他是篡位者,此时保守派和自由派都对他的评价都非常的低。后来的浪漫主义一代有意无意的遮掩了拿破仑帝国时期的灾难,由于他们对波旁复辟王朝非常反感,也不满于当时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平庸,因此怀念拿破仑在位时期法国光荣和冒险的时代,皇帝的光荣正面形象也逐渐流行起来。除了浪漫主义时代的作家之外,拿破仑自己的回忆录的出版和传播也做了很大贡献。到了第二帝国时期,拿破仑三世,也就是拿破仑的侄子能够当选法兰西第二共国总统,后来又成为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帝,本身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拿破仑的光荣形象。到了第三共和国,由于它是在普法战争,即第二帝国败给普鲁士的战争后建立的,又是共和政体。此时对于拿破仑的评价相对来说比较客观了,一方面承认拿破仑将大革命的很多成果写入法律,并用武力保护这个法律,另一方面,也指责拿破仑侵犯了大革命时期法国的一些自由成果,当时认为拿破仑的战役虽然为法国带来了一些光荣,但也带来了非常惨重的损失。

到了 20 世纪,法国人对于拿破仑的评价每况愈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法国人也会对拿破仑对法国的对外扩张进行反思。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任总统中,公开纪念拿破仑的只有两位,一位是 1969 年的蓬皮杜总统,他纪念拿破仑的大背景其实是1968年的五月风暴,当时法国内部政治社会秩序出现混乱,此时蓬皮杜前往科西嘉岛纪念拿破仑诞辰 200 周年,是为了强调当时的法国需要秩序,拿破仑被视为在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建立秩序的代表人物。无论是蓬皮杜之前的戴高乐总统,还是后面的密特朗希拉克总统,都没有公开纪念拿破仑,特别是在2006年奥斯特里茨战役 200 周年的时候,这是法国的军事荣誉的最高峰,但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就拒绝举行公开纪念活动,他认为过于纪念拿破仑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不利于当时欧盟的团结。

直到 2021 年,也就是拿破仑去世 200 周年,马克龙总统才公开纪念拿破仑。但他对拿破仑的评价是复杂的。他对于拿破仑的本人的才干和贡献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也指出拿破仑在恢复奴隶制,强化男女不平等,推行帝国主义扩张政策等方面在法国历史上扮演的负面角色。2020年美国BLM 运动在法国的传播和影响,让马克龙总统用公开纪念拿破仑表达了法国官方对法国历史的态度。

焦姣:2021年拿破仑逝世200周年时,法国国内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也引发了很多关于其历史评价的争议。主要集中于三点,一是电影中提到的反战问题,但是还有另外两点是电影中完全没有提及的。第一个就是奴隶制问题,1794 年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废除了奴隶制,但拿破仑在 1802 年又恢复了奴隶制,成为唯一重建过奴隶制的国家。第二是妇女权利问题,民法典虽然是一部具有先进性质的资产阶级法典,但在女性权利也有开历史倒车的嫌疑。民法典中废除了法国女性在大革命期间获得的平等民事权利,如自行签订商业合同,独自旅行等等。

杨光:拿破仑民法典的影响也不仅局限于当时,它会影响到现代。我在法国报纸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一位来自香港的女士要和一位法国的男士在法国登记结婚,男士的父母是法国人,他们非常反对儿子和这位女士结婚,但苦于找不到合理的反对理由,于是他们找到了仍然生效的民法典中的法条,没有父母的同意,子女不得私自登记结婚,以此为由要求禁止他们的儿子在法国结婚。当时法国人也觉得非常无厘头,因为他们都把这个条款视为 19 世纪的古董,但是没想至今仍然有效,而且竟然有人会去援引使用它。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拿破仑法典对于当代法国的影响。

焦姣:拿破仑在塑造自我形象的过程中,是否也塑造了作为皇后的约瑟芬的形象?

杨光:我在卢浮宫博物馆里边也看到了约瑟芬皇后的多幅画像,大部分也是雅克·路易·大卫和他的学生所画,但是这些画像传达的形象和雷德利·斯科特电影刻画的皇后形象完全不一样,画中的约瑟芬的端坐的肖像画,显得非常的温柔,非常的娴静。这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家庭秩序观念,那就是女性顺从于男性,妻子顺从于丈夫,法国皇后也不例外。我们看到电影加冕礼部分,约瑟芬跪在地上接受拿破仑给她加冕,实际上刻画出了帝国皇帝和皇后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她所有的权力和地位,全部来自于她的丈夫,来自于皇帝,这是当时理想家庭关系和性别关系的折射。

焦姣:但是这与历史上约瑟芬的真实形象出入是比较大的。

杨光:雷德利·斯科特的电影里对于拿破仑家庭中的婆媳关系表现的倒是很真实。我们看到电影里拿破仑的母亲第一次见到约瑟芬的时候,淡淡的看了一眼,然后就不理她了。这个细节非常真实,因为在拿破仑举办加冕礼的时候,他的母亲因为对他册封约瑟芬为皇后不满,拒绝出席儿子的加冕礼。但是流传至今的路易·大卫的描写加冕礼场面的名画上却有她在场,这是为了维护皇帝的体面而补上去的,因此拿破仑的母亲是真正意义上的“被出席”了。

焦姣:我前面提到的英国漫画家吉尔雷也画过一版“拿破仑和约瑟芬初次见面”的故事。电影中这个场景被表现得非常浪漫,但是在当时伦敦的小道消息中,两人的关系充满了艳情与阴谋。因为约瑟芬在认识拿破仑时,已经是法国政治家巴拉斯的情人,英国人认为巴拉斯为了摆脱约瑟芬,把这个情妇转嫁给拿破仑,并给了拿破仑军事职位作为报答。吉尔雷画中拿破仑与约瑟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巴拉斯家的沙龙,矮小的拿破仑掀开帘子,看见两个正在跳舞的裸女,其中一个就是约瑟芬。我觉得跟电影相比,1805 年英国人的这版漫画才是真正的“辱法”。


英国漫画家吉尔雷的“拿破仑约瑟芬初遇” (James Gillray, 1805),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杨光:1805 年,英国和法国已经撕毁了1802年签署的《亚眠和约》重新开战,贬损交战国的领导人的形象当然成为政治漫画的题材。是有一点我觉得这个雷德利斯科特的表现是符合史实的,就是约瑟芬可能在两人的关系中是处在更游刃有余的位置,因为约瑟芬当时已经在巴黎的这个交际圈中已经有名气。拿破仑当时已经订婚了,是有未婚妻的,未婚妻是马赛丝绸商人的女儿,这位姑娘被拿破仑抛弃后,嫁给了另一位法国将领贝尔多纳特,这位将军生涯也是非常的传奇,他是法国的南部靠近比利牛斯山的波城的检察官的儿子,然后从海军上等兵干起,在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的战争,一步步成为了瑞典国王,他们的子孙后代统治瑞典一直到今天。从这个例子看,这部电影的宣发广告语“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切”,其实不仅仅是拿破仑一个人的专利,而是在大革命的时代变迁中,很多人都在时代潮流之中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海军上等兵能够成为另一个中等国家的国王,这在法国大革命之前的旧制度体系下,这是无法想象的。

焦姣:我们到现在为止讲的主要是法国人怎么看拿破仑,其实还有一个侧面是外国人怎么看拿破仑。我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同一时期的美国国父们对看拿破仑的看法比较复杂。在公开场合,他们对拿破仑还能保持外交上的礼貌,因为这一时期美国还期望能够借助法国来牵制英国的力量,杰斐逊在总统咨文中还称拿破仑政府为开明政府。但实际上杰斐逊本人对法国大革命和法国共和制怀有很深的感情,雾月政变之后,杰斐逊私底下对拿破仑的评价非常糟糕。1814 年杰斐逊在写给老对手亚当斯的信中说这么一段话:“波拿巴只是战场上的雄狮,在民政方面他是个冷血无情、工于心计、毫无原则的篡夺者,此人全无美德,根本称不上真正的政治家,对于商业政治、经济学和民政管理一窍不同,是无知者无畏的典型。”这里对拿破仑军事才能的肯定和对于拿破仑民政能力的鄙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雷德利斯科特的《拿破仑》电影也有这种倾向,只谈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对拿破仑政治法律方面的作为没有任何刻画。

杨光:是的,评论者所在位置的不同,对拿破仑的看法不同。杰斐逊曾对法国大革命有非常强烈的感情,他当时说:自由之树要用暴君和爱国者的鲜血来浇灌。在他眼里,当上皇帝的拿破仑是大革命成果的簒夺者。但是在欧洲这个情况就变得很复杂。

如您所说,一方面,欧洲旧制度的得益者,比如说那些大贵族和旧王朝,拿破仑是僭主,是暴发户,是全凭武力上位打破传统等级制度的匹夫,对拿破仑的评价远远不如远隔重洋的杰斐逊。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很多当时在欧洲受到启蒙运动影响的人来说,对于拿破仑的感情就会变得比较复杂,比如说德意志的歌德和贝多芬,以及一些意大利人,一些西班牙人,他们希望法国革命获得一些成果,因为法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大,法国革命的胜利,会推动这些国家发生一些开明的改革。拿破仑率军征服这些国家的时候,比如德国人,他们可能会乐见拿破仑的军队和官员对德国封建制度的扫荡和铲除,但是他们面对法军的入侵也会产生民族主义思想从而转向反对拿破仑。因此,同时代人对于拿破仑的看法,还是取决于个人所处社会阶层,所受文化的影响,以及个人的政治立场,因此评价不尽相同。

拿破仑的内政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除了前面提到的《拿破仑法典》,拿破仑对于法国影响存在于方方面面,包括现在法国的高中会考制度,荣誉军团制度,还有中央集权的地方治理制度,政教协定等,其中很多制度被欧洲国家和欧洲以外的国家所效法。但是,拿破仑的军事才能过于耀眼,因此其他方面的遗产就会显得并不那么的突出。雷德利·斯科特的这部电影恰恰在强化了拿破仑只有军事才干的刻板形象,这个不符合史实。

我还是希望引用法国大革命史学家索布尔的一个观点,他说是大革命摧毁了旧制度,但是大革命的很多成果是通过拿破仑才把它确立下来,因此拿破仑在法国历史还有欧洲历史上还是有它的一席之地的,不仅仅是在军事方面。

焦姣:在今天的法国,大多数人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了解拿破仑?

杨光:法国人对于拿破仑的了解一方面肯定是来自于教科书,不仅是法国教科书,甚至包括法国和德国联合编写的带有泛欧洲观点的主张两国和解的教科书,拿破仑时代以及对拿破仑的评价依然占据一定篇幅。另一方面了解的渠道就是法国的政治人物的言论以及与拿破仑有关的文艺作品,2021年马克龙就总结了拿破仑一生。一方面,他是军事天才、革新派和改革家,更是法兰西民族的英雄。另一方面,拿破仑是个帝国主义者,是一个战争狂人,还是一个奴隶制的恢复者。但是拿破仑是法国历史的一部分,并对法国的当今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并且马克龙还有一段有趣的评论,他说拿破仑的一生是对政治意志的颂歌,从阿雅克肖的一个孩童到成为欧洲主人的道路,清楚地表明一个人可以改变历史进程,所以我觉得拿破仑在当代的法国它不仅是一个政治符号,他也是励志的符号,这一点可能是拿破仑本人独有的魅力。

焦姣:从拿破仑所生活的时代,一直到21 世纪,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国家的人塑造了非常丰富多样的拿破仑的形象:军事天才、政治能手、共和的篡夺者,甚至雷德里·斯科特电影中的小丑。我最后问杨老师,在你看过的所有关于拿破仑的历史评价中,有没有你个人特别喜欢的,可以分享给我们的听众?

杨光:在这里我为大家分享大文豪维克多·雨果于1841 年6月3日在法兰西学院的演讲,其中有一段是他对拿破仑的评价。他说:“19 世纪初,法国曾是万国瞩目的盛世,有一个人填补了这一空白,并使法国如此伟大,以至于征服了整个欧洲。这个人从默默无闻中崛起,在短短几年内成就史无前例的王权。大革命孕育了他,法兰西民族选择了他,罗马教皇为他加冕。他每年都在扩展帝国的疆域……他像查理曼一样征服了阿尔卑斯山另一侧(指意大利),也像路易十四一样征服了比利牛斯山另一侧(指西班牙),他将自己的国家建在欧洲的中心,就像一座城堡,并将十个君主国作为堡垒和前哨。他让这些国家既成为法兰西帝国的一部分,也成为波拿巴家族的一部分,拿破仑的一切都过分而华丽,他就像一个非凡的幻影笼罩在欧洲上空。”

雨果这段话正是浪漫主义时代法国作家塑造的拿破仑的经典形象,从默默无闻中崛起,一步步掌控欧洲,带有强烈的英雄史观色彩。这样的形象部分来自拿破仑本人的宣传,部分也是当时政治局势的产物。雷德利·斯科特这部电影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英雄史观,他的电影没有反映大革命后法国和欧洲的剧变,而仅仅讲了拿破仑的情史和战史。

拿破仑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源于拿破仑本人的伟大,而是因为拿破仑他本人是来自于那样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让拿破仑可以成为拿破仑。如果历史往回倒播100 年,拿破仑穿越到 17 世纪末和18世纪初,即使当时法国有另一位伟大的君主路易十四主政,但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也不可能有很大的作为。所以,拿破仑的伟大和拿破仑的幸运是一体的,他生在了一个最适合他的时代。

焦姣:我们不仅仅要看拿破仑怎样去塑造他的时代,更要看什么样的时代才能出产拿破仑。只有在法国大革命的余波之中,在旧制度的解体之下,“从一无所有、到征服一切”的传奇才可能在欧洲大陆上反复发生,才有一个新的世界从中诞生。非常感谢杨老师今天的分享,期待杨老师今后多来我们节目做客。


“这集我看过”是由两位世界史研究者发起的一档播客,从世界各地的热门年代剧出发,畅聊“这集”背后的历史话题。在这里,我们与喜欢看剧的学者朋友对话,回味古今共享的叙事、探索人类历史的角落、触发跨越时代的灵光。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 2024 www.idy.asia  E-Mail:[email protected]  

观看记录